堅守軍人本色共建和諧家庭
——記山西省文明家庭郭峰家庭
本報記者丁德令
在潞州區(qū)英雄中路街道縣前巷社區(qū)有這樣一個軍人家庭,丈夫郭峰入伍25年來,刻苦鉆研,成為矢志強軍、精武強能的“全能士官”。妻子司海波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,一手操持家務,挑起家庭重擔。夫妻二人把對愛的忠貞轉化為對國防事業(yè)的傾心支持,同心建設幸福之家,用真情演繹最美家庭故事。
1998年,19歲的郭峰參軍入伍。在部隊,郭峰堅持把“當精兵、當尖兵、當好兵”作為自己不懈追求,磨爛筆頭鉆研新型坦克,磨穿鞋底維修故障裝備,磨破嘴皮傳授戰(zhàn)斗技能。憑借著骨子里不服輸的倔強,郭峰攻克諸多技術保障難題,創(chuàng)新出多套教學保障方法,發(fā)明制作了30多項新型修理工具。
因工作突出,表現優(yōu)異,郭峰多次獲表彰,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、二等功2次、三等功1次。面對諸多榮譽,郭峰堅定地說:“部隊需要我流汗時,決不惜力;祖國需要我流血時,決不惜命。”當兵25年來,郭峰多次面對進退走留或是崗位調整,然而不論任何時候,他始終把組織需要作為第一選擇,用絕對忠誠塑造了軍人的靈魂。
因為郭峰工作性質特殊,在部隊時間多,所以家中一切事務只能由司海波操持,對此她卻毫無怨言。在司海波心里,軍人是一個偉大的職業(yè),沒有軍人就沒有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,她作為一名軍嫂必須肩負起照顧好家庭的重任。
2012年,郭峰的父親因高血壓誘發(fā)腦梗,當時因部隊有任務無法請假,司海波獨自一人將老人送進醫(yī)院。老人住院期間,她醫(yī)院、家庭兩頭奔忙,悉心照料老人,端水喂飯、擦臉洗腳,同病房的人都把她當成老人的親閨女。老人出院后,司海波又積極為他做康復訓練,使老人從生活不能自理逐漸康復到可以獨立行走。
“我每次打電話回家,海波總說家里一切都好,讓我安心在部隊工作。其實我能想到,在生活中海波付出了許多,我也很心疼她。”郭峰說。司海波的辛勤付出,得到了郭峰的深情回報,只要他休息回家,就會承擔起自己的職責,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,多陪他們聊聊天,理解妻子的辛苦不易,主動幫她分擔家務活。
在優(yōu)良家風的潛移默化作用下,郭峰的兒子從小培養(yǎng)出堅強樂觀的性格,在生活上獨立自主,在思想上力求上進,在學習上努力拼搏。“我們經常教育孩子‘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’,孩子很聽話懂事,從不奢侈攀比亂花錢,養(yǎng)成了勤儉節(jié)約的好習慣。”郭峰說。
在夫妻倆的帶動和影響下,全家人共同努力,以實際行動踐行軍人家庭的深厚家國情懷,用忠誠奉獻共建擁軍愛軍的文明家庭。
(來源:上黨晚報)
[編輯:宋卓清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