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的濁漳河畔,寒風沿著河谷侵入山脊,往年的這些日子,正是農家閑暇時間。而如今,位于濁漳河岸邊的平順縣北耽車鄉(xiāng)赤壁村卻分外熱鬧。在市審計局駐村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隊長曹彥軍的帶領下,許多農戶利用農閑時間,在村里東洪溝的山谷中進行連翹仿野生試種,目前已經種植100多畝。
曹彥軍介紹,長期以來,赤壁村都以花椒種植為主導產業(yè),群眾收入來源比較單一,加之近期市場行情出現波動,老百姓花椒銷售收入普遍低于預期。怎樣幫助鄉(xiāng)親們擴大收入來源,實現穩(wěn)定增收,成為曹彥軍到村任職后思考的頭等大事。
“赤壁村山大、溝深、坡陡,雖然是村子的發(fā)展劣勢,但是卻給了野生連翹生長的空間。”曹彥軍說:“連翹價格高、產量穩(wěn)定,不愁銷路,如果我們有計劃地發(fā)展連翹仿野生種植,預計兩年后可帶動全村農戶平均增收2000余元,讓大家的收入提升一個檔次。”
赤壁村總共有常住人口89戶140人,其中絕大多數是脫貧戶。脫貧之后,大家的生活有沒有其他困難,收入是否穩(wěn)定增長,是否需要納入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范疇……信息千頭萬緒,都需要通過入戶走訪,及時跟進。
赤壁村村民申建月原本一直在外務工,因為患上膽結石和腰椎病回到村里,邊務農邊照顧年邁的母親。得知情況后,曹彥軍便成了申建月家的???。
“我住了好幾回醫(yī)院,了解到我們家里的情況后,曹書記經常來看望我、幫助我,還主動聯(lián)系買家,幫我銷售農產品。”申建月說。
吃在村、住在村,更要干在村、惦著村。市統(tǒng)計局駐村工作隊入駐赤壁村近8年來,大力推動花椒、連翹、鄉(xiāng)村旅游等特色產業(yè)提質升級。截至目前,村集體年收入穩(wěn)定在27萬元左右,人均收入達1.9萬元,讓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。
“曹書記和市統(tǒng)計局駐村工作隊從駐村以來堅持吃住在村,工作認真負責,還幫助大家賣農產品、發(fā)展產業(yè)、提升收入,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。”赤壁村黨支部書記申小科說。
“您得多注意,這幾天不能干活,有啥事您就叫我,我來幫您干。”
和丈夫曹彥軍一樣,入戶走訪也是在陽高鄉(xiāng)車當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的妻子楊愛麗最重要的工作之一。長期獨居的耿云風老人,前幾天在家扭傷了腳,行動不太方便,這讓楊愛麗十分操心。
“工作隊平時對我很照顧,一直來看望我。知道我扭傷了腳,不方便干活,就主動給我送飯送菜,讓我感到非常暖心。”車當村村民耿云風說。
北方的冬天,天黑得格外早。結束了一天的入戶工作,天色已經很晚了。然而對于楊愛麗來說,今天的工作遠沒有結束。
“每天晚上入戶回來,都要第一時間填寫入戶臺賬,整理總結當天入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,這樣才能保證問題及時被發(fā)現、盡快被解決。”楊愛麗邊工作邊解釋道。
在2023年6月的駐村工作輪換中,楊愛麗成為了平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駐陽高鄉(xiāng)車當村駐村工作隊隊員。盡管做足了思想準備,但夫妻二人都駐村,還是對家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。
“6月來駐村時,正是兒子學習的關鍵時期,我們兩個都在外面駐村,趕不上照顧孩子。我愛人就中午開車回縣城的家里給孩子做點飯,吃了飯以后他再回村里。”楊愛麗說。
車當村距離丈夫曹彥軍駐村的赤壁村不到10公里,但是兩人見面的次數和頻率卻非常少。
采訪結束時,楊愛麗收到了曹彥軍的視頻電話。雖然曹彥軍總說,老夫老妻了,不總見面也沒關系,但是在通話的家長里短之中,還是充滿了對妻子的關心和惦念。
“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老百姓的收入能提高,生活水平越來越好。我們要想盡各種辦法來拓寬大家的收入渠道。只要大家日子過得好,我們多受點累、多吃點苦都沒關系。”曹彥軍說。
·卓明 爾南 李雅·
(來源:長治日報)
[編輯:宋卓清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