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(guān)注,出版界密切跟進,市面上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相當多與女性話題相關(guān)的書籍。筆者在感到欣喜的同時,也會想要推薦一些相對冷門的書籍,在這個美好的季節(jié),給大家的相關(guān)書單帶來一些有效的補充。
這份書單視野范圍多在亞洲,對我們自身的各類處境均有實際的借鏡意義:你可以讀到熟齡的姐姐們?nèi)绾螉^力生活,也可以讀到勇敢的妹妹們?nèi)绾螌龟幇?;你可以在虛?gòu)里梳理尚未長出的白發(fā),也可以在非虛構(gòu)里驚訝地了解自己為什么常常會自卑甚至自疚。
只有先了解自己,成為更強韌的自己,才能在不遠的未來,成為理想中的,更酷的女孩。希望這份書單能夠讓更多元更繽紛的聲音都進入這場合唱,也讓大家看到帶著女性視角去閱讀時,世界會帶來怎樣不一樣的改變。
《俗女養(yǎng)成記》,江鵝 著,北京日報出版社|理想國,2021年10月版
同名的劇集已經(jīng)火爆亞洲,但故事里映射的千千萬萬“俗女”,似乎依舊各有各的辛苦。
“陳嘉玲”其實不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斗士或者勇者,但她“慘”得可愛,“妥協(xié)”得無可奈可,讓你沒辦法跟她生氣,因為她的軟弱她的不堪正好也是你的。
我們看慣了從小地方去大城市奮斗的勵志女性,沒想到看陳嘉玲講述自己的家鄉(xiāng)人情美,也能看得淚花漣漣。或許“遠方與故鄉(xiāng)”的難題不是非此即彼,一個圓熟的女性,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拓展自己的小天地。
《白發(fā)阿娥及其他》, 西西 著,譯林出版社,2022年3月版
曾經(jīng)有一句回懟年齡焦慮的名言:誰都年輕過,可你老過嗎?這句話潛藏的意思大約是,老,未必代表色衰愛弛,未必代表各類意義上的無用,老,也是經(jīng)驗、資本甚至智慧的累積產(chǎn)物。可假如我們不要仍舊緊抓那些社會指標不放,設(shè)想一種松弛的,如少女長成般的衰老,就談?wù)勊ダ媳旧?,我們?nèi)阅軌虿蛔暂p,不恐懼嗎?西西在《白發(fā)阿娥及其他》里,為我們緩緩講述了一位女性進入暮年后,她眼耳鼻舌身意的具體感受,她的筆觸滑入白發(fā)阿娥日常的每個細節(jié),展開了不輸任何懸疑故事的驚心動魄。看見,熟悉,接受,坦然,未來的功課,我們可以提前做。
《五十歲,我辭職了》,[日]稻垣惠美子 著,郭麗 譯,上海譯文出版社,2020年10月版
1965年出生的稻垣惠美子,曾一路做到《周刊朝日》的編輯委員。燙著會被一般日本人視為“怪異”的爆炸頭,拋下二十八年大公司的職業(yè)生涯,這位酷姐姐開始了她全新的,盡管隨時都感受到“衰老”的人生。
辭職,這件似乎多數(shù)時刻發(fā)生在年輕人身上的事,放在即將可以退休享福的人身上,就會顯得“不識好歹”。不過,惠美子的這個決定,其實是非常理性的,也是幾乎所有職場女性都會面對的:在升職的玻璃天花板面前,你是選擇隱忍半生,還是抽身而出?
當代社會已經(jīng)不允許明面上的歧視了,但當女性被隱性歧視狠狠傷害時,先考慮保護自己,永遠不算自私。
《如何抑止女性寫作》, [美]喬安娜·拉斯 著,章艷 譯,南京大學出版社|三輝圖書,2020年11月版
一本從封面就能窺見其犀利風格的作品,一本值得所有人自查自己是否有厭女癥的好書。上野千鶴子曾經(jīng)說:“由于我出生成長在一個厭女癥根植太深的世界,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厭女癥的世界。”
不僅是整個寫作圈在隱性地歧視著女性,可能女性寫作者自己也在不斷懷疑,不斷比較,不斷擔憂自己是否和男性寫作者寫得一樣好。其實我們大可以跳出這個思維定式,拒絕進入“被抑制”的話語,寫,然后成為更好的寫作者,僅與從前的自己比較。
《N號房追蹤記》, [韓]追蹤團火花 著, 葉蕾蕾 譯, 湖南文藝出版社|博集天卷,2022年2月版
和部分讀者一樣,我也有點意外直擊這件震動世界丑聞的記者,居然是兩位二十多歲的女性,她們在原本的人生軌跡上,可能還是“小姑娘”,但面對N號房事件,她們無畏直前,以“妹妹”的年紀,闖出了“姐姐”的姿態(tài)。
面對性犯罪,受害人的恥感與絕望常常讓她們難以發(fā)聲,而此時如果眾人也沉默,惡將加倍橫行。身為女性,看到這樣的新聞常常有感同身受的恐懼與悲傷,希望追蹤團火花的故事能給予我們力量,未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(nèi),我們也能同樣站出來,給他人以力量。
《成為母親的選擇》, [以]奧娜·多納特 著,林佑柔 譯,北京聯(lián)合出版公司|明室Lucida,2022年2月版
一份翔實懇切的定性調(diào)查報告,直面已經(jīng)成為母親的那些女性,傾聽她們說出那句曾被按捺在舌尖的話:我,后悔成為母親。
日常生活的經(jīng)驗告訴我們,人常常在既成事實面前妥協(xié),不斷自我催眠:既然到了這一步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于是我們很少聽到成為母親的女性想要“喘息”,想要孩子“消失”,甚至如果一個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得不漂亮、令人生厭,都會被認為“缺乏母性”。假使一位女性提出“放棄撫養(yǎng)權(quán)”,那她更要被輿論譴責,在某些傳統(tǒng)的國家和地區(qū),即便你離異乃至喪偶,身邊也必須有孩子??捎袥]有誰停下來想過,定義女性價值的,只有生育嗎?
《有恨意但不離婚的妻子們》,[日]小林美希 著,阿夫 譯,春潮 |中信出版集團,2022年2月版
作者在本書的前三章中,以日本社會為背景,從妻子的視角,探究丈夫惹惱妻子的原因。不顧妻子懷孕照常去喝酒,不愿給孩子換尿布,早上送孩子去托兒所、下午卻借口加班不去接孩子,丈夫諸如此類讓妻子動怒的行為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丈夫們也許會驚訝:“?。烤鸵驗檫@點小事?”但妻子們心生殺意的瞬間,恰恰潛藏在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之中。如果丈夫一直視而不見妻子的不滿,一心只等退休后安享晚年,那么,涼透了心的妻子心中積壓多年的怨恨就終將爆發(fā)。
書單最后奉上這本書,有點黑色幽默的意味。也許節(jié)日是很好的修補機會。
(來源:澎湃新聞)
[編輯:趙孝蕾]
|